Page 26 - 遠端守護居家/建築, 無線調校啟動智慧新生活
P. 26
COVER STORY
感測器的佈線需要大量的規劃和 作業,而這些電線又限制了網路 的節點數量。因此,在最初的計 畫中,一個安裝程序可能容納數 千個節點;但是對於數量可能呈 指數級增加到數百萬個節點的密 集感測環境又該怎麼辦呢?情況 可能會變得相當棘手。
點,而這部份可能會有超過50個 以上的連接節點。等到連接好所 有裝置後,技術人員還必須花費 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試圖找出每一 個裝置連接到網路集線器上的哪 個埠。此外,技術人員每次只能調 校一個裝置。
動態環境要求採用無線技術
這些感測器和控制器的調校 讓安裝作業變得混亂,即使是經 過專業訓練的技術人員也可能必 須在大樓裡四處尋找每個網路集 線器,並調校與之連接的終端節
手動校準和配置這種規模的 網路很容易出錯。根據一名安裝 人員的說法,超過80%的安裝時 間都用於修復錯誤上了,如果安裝 過程得以簡化或自動化,這些錯誤 原本可以避免。
裝置安裝多年以後,當建築物 需要升級或翻新時,安裝人員和營 運商在改裝建築物空間時,經常面 對需要更改舊線路或重新佈線的 困擾。因此,有線網路可能不太適 合當今的動態環境。以公司辦公室 為例,隨著對遠端工作和彈性運用 辦公空間的需求增加,有線網路將 更難處理。支援無線裝置的建築物 能夠更有效因應全球疫情的動態變 化,尤其是當建築物需要引進空氣 淨化和非接觸式的浴室等設施時。
圖5:無線連接正推動著智慧建築中整個裝置生命週期的盈利能力。
(圖片來源:Silicon Labs)
建築物中導入無線技術的早期 採用者正致力於尋找方法來簡化初 始安裝的繁複任務。這導致了一些 有線/無線混合模式的出現。透過 在終端節點上部署藍牙或NFC,安 裝業者可以讓他們的技術人員對 有線裝置進行無線調校。由於省去 了確定哪個裝置連接到哪個埠的 麻煩,這顯著地減少了安裝時間。 如果使用的無線技術是NFC,安裝 人員首先會以視覺辨識終端裝置, 然後再用讀取器來「掃描」裝置。 這就解決了裝置配置的問題,雖然 技術人員仍需花費時間和精力配 置裝置。
圖6:智慧建築中的有線設置限制了網路可擴展性。
(圖片來源:Silicon Labs)
另一方面,如果使用的技術是 藍牙,技術人員可以遠端配置和調 校裝置。這有很多優勢,特別是在 建築物中,大多數裝置都很難被接 觸到的環境。技術人員在建築物周 圍走動,掃描天花板內或混凝土牆 後的裝置,同時節省時間並提高可 擴展性。技術人員可以同時調校多 台裝置,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,並 為更快速安裝開啟了大門。
24 www.edntaiwan.com